甜蜜的幸福 必尝冀中美食深州酥糖

导语 衡水深州,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有蜜桃,可能根本不知道在这里还有酥糖,更不知道深州酥糖的历史有近二百年,这个必尝冀中美食深州酥糖让你在层层之中尝试甜蜜的幸福。

  究其缘由,可能是因为酥糖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经营方式。缺少了名气,想要生存,就要靠品质。酥糖就是这么做的。

  从黑灰色到黄灿灿

  在深州酥糖中,“支恒良”可以说是一枝独大的品牌。

  支恒良酥糖位于深州王家井镇大徐村,一入大徐村,绕过一段土路,就看到了挂在院墙上“支恒良酥糖”的牌子。

  走到里面,见到的是典型的农家小院,整体通透明亮,但有两间小房的玻璃被黑纸蒙住了。62岁的支欣来推开偏房的门,一股酥糖香味蹿出来。若不是闻到香味,又看到被摆放整齐的酥糖,完全看不出这院里藏着一个家庭作坊。

  除了听别人说深州做酥糖工艺起源于清咸丰时期,支欣来记忆中有关酥糖的历史,和自己的家史紧密相连。

  支欣来的爷爷支贵智(1891-1953),改良了上辈人的制糖工艺。把酥糖由原来的“黑灰色、层次少”,改成了如今“黄色、罗纹细密”。将此技艺传给了支恒良。

  父亲支恒良(1911-1986)曾在北平的果子市,挑着扁担卖过13年的酥糖。后因很多商铺关门,生意受到影响,41岁时回到深州老家,继续做糖。

  支家酥糖开始有名望,正是从支恒良开始的。

  “他之前就只做芝麻的,味正,口有余香。”支欣来说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支欣来拿出了全部积蓄85块钱,花60块买了花生、花8块买了白砂糖,做了20斤酥糖。“当年就因为这酥糖香,在集上两个小时就卖完了,挣了十多块钱。”支欣来回忆说。当时正迷着开拖拉机的支欣来,也从此改行做起了酥糖。

  芝麻的制作需三个小时

  但想知道这酥糖是如何制作的,必须通过偏房进入里面的两间小房。

  刚想往屋里走,支欣来笑着拦住了,“从我爷爷到我父亲(支恒良),都不准外人进里屋。”支欣来也说不出爷爷和父亲立下这个规矩的具体原因,猜测着是怕手艺外传,断了自家的生路。

  虽然不让“参观”,但酥糖简单的配料——花生、白芝麻和白砂糖,以及院外的粉碎机和滚筒成了打开话匣子的线索。

  花生和白芝麻必须是最新的,白砂糖一定是甘蔗糖,不能选甜菜糖,且产地尽量选广西、广东的。花生需要炒熟,去皮,而芝麻则要复杂一些——“用水泡透,使颗粒饱满,才方便去皮。把湿着的芝麻放到滚筒中用小火炒,待芝麻发黄,第一层皮儿就掉了。再用吹风机,把剩下的细皮吹走。”

  简单的几句解释,需要耗费支欣来近三个小时的工夫。

  去皮后的花生和芝麻,要上粉碎机绞碎。由于含油丰富,绞碎后的花生和芝麻虽像玉米糁,但呈糊状。再按照一半一半的比例调和在一起后,酥糖的基础就算打好了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